研究员

李树林
时间:2017年06月07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特色化 本土化 智库化

    --专访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副组长李树林教授

□本报记者 曲兴/文 徐伟民/摄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尧学院士在百忙之中专程到《管理观察》杂志社看望了正在从事研究工作的课题组成员,并就"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讨,张尧学院士对《管理观察》杂志主持"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究课题"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访研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世界需要中国管理,中国管理需要国际舞台。2009年11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云盖拉总干事、梁丹女士、赵永利主任和张炜处长分别会见了管理智库领导人李树林教授,从此使中国管理本土化翻开了新的一页。

    如何用特色化、本土化、智库化,开创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局面?中国管理本土化又该怎样更好地走向国际舞台?

李树林

    为此,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教育部高教司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国家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办公室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所长、《管理观察》杂志总编辑李树林教授。

                                   --题记

    记者: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管理教育大国,那么,我们在这30年里都收获了哪些主要的成果?

    李树林: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校管理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这30年间,我们打造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管理教育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走中国特色高校管理教育之路,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也是我们20多年来不断实验、探索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系统涌现出一批优秀管理团队和校(院)长:有的高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创建了一批创新型高校;有的管理学院领导站在管理教育第一线,坚持改革、亲自实验,创办了一批学用结合的新型管理学院;还有不少高校领导人和专家,针对管理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开展了多项专题调研,进行了全方位的学术探讨,提出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取得一批可喜的成果。

    记者:作为管理界的高端理论研究者,您怎样看待我国目前的管理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李树林:改革开放30年里,在中国教育发展最快的是管理教育。我国管理教育高速度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不少危机。比如:经管类院校规模过大,内涵发展不够;在教学方式上过于照搬欧美模式,坚持本土化不够;经管类学生就业压力过大,满足市场需求不够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中国管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我国管理教育与中国发展的目标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大而不强,专而不双,单而不合"三种现象。

    大而不强。我国教育方式不仅反映数量增加,而且不少高校建设规模偏大,贷款过多,负债过高等方面表现更加突出。改革近30年,当初的MBA只有7所学校,到现在已有100多所,管理学科也成了当前高校无所不开的专业。初步统计,在校学生也高达上千万之多。怎样解决现在质量,只有靠高校软实力的增强。在教师方面,要抓紧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建设;在教材方面,要大力推广本土化案例,加强案例实验室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洋案例给管理教育带来的水土不服的问题;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要跟踪现代科学技术,采取一切先进手段和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教育水平。

    专而不双。高校教育现代化,院(系)建设是关键。目前,大多数院(系)领导是教学研究型人才,虽然许多人是教管理出身,但对如何管理自己缺少研究;不少人是教管理学,却不会经营管理。在我国现阶段,既会教管理,又会进行经营管理的人不多,如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唐任伍教授,他是一个既会教学,又会经营管理学院的双能型人才。当前,高校要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型过程中培养更多唐任伍式人才是当务之急。

    单而不合。管理教育发展过程的许多问题,不是高校自身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不少高校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采取单一式专项方法,缺少多赢机制,特别是缺少跳出高校与社会综合资源合作的方式和方法。解决这些发展的问题需要靠"政研企"、"校企研"的研究模式。"政研企"相结合的体制是利用政策导向、高校学术研究力量和企业主体的联合优势,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们只有很好地反思管理教育大国背后的问题,才能有利于我国从管理教育大国向管理教育强国的迈进。

    记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60年,特别是最近10年,无论从升学率,还是教育质量,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当前怎样看待教育,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形势大好,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另一种认为,教育出现了大问题,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作为已经从事中国本土化研究30多年,并在管理科学和软科学研究领域成果显著的专家,您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李树林: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最近,中央很重视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新一轮教育经验总结和战略研究将成为当代社会的热点。

    中国教育在转型变革的时刻,高教管理的"特色化"、"本土化"、"智库化",将是中国今后迈向教育强国的三个战略制高点,不久将会形成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它决定和影响着我国未来教育前途和命运。同时,教育战略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大众教育实质,推进质量工程具有新的导向意义。

    今年三月,由教育部高教司批准立项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模式的研究"就是为了从新的高度,总结大众教育的经验,研究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开题半年多,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记者:那么,为什么用模式去研究中国教育,模式又是什么呢?

    李树林: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是教育经验的精髓,用模式研究中国教育大国的经验具有时代的意义。

    所谓模式主要是指对前人积累的经验抽象升华,模式即"样式"。模式具有发展性、结构性和预测性三大特点。首先,模式是发展的,研究模式离不开教育史,特别是离不开近10年我国从精英教育转型大众教育发展历程。其次,模式是具有结构性,研究模式能揭示系统之间的关系,搞清要素互相作用,能比较好地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所以,对总结大众教育经验尤为重要。再次,模式具有预测功能,现有的经验或知识可转化为对未来政策建议和对策。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究命题,不但比较好地回答了中国教育纵向发展阶段不同、横向与美国和西欧模式的不同,也反映不同历史发展时段不同的客观规律。而对研究改革以来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大众教育是比较合适的模型。

    记者:当前中国教育正处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型期,转型期就是风险期、机遇期和发展期。转型期遇到的困难、难题都是过去所没遇到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哪些新思维、新体制和新方法呢?

    李树林:教育要强国,研究要先行,所以教育智库的提出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大家知道,无论是教育大国成功带来积累的矛盾,还是对建设教育强国做出的预测,乃至知名高校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对于建设教育智库尤为重要。

    在建设教育大国过程中,教育研究机构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种体制内的智囊团过于行政化,长期以来流行于传统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滞后于决策,智囊团先导性无法发挥。观念、理论要先行,研究政策的体制、机制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现在不论在学术界领域、行政管理领域还是其他领域过于行业化,在政策研究领域只依靠各行业领域,是无法灵活、综合地解决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这正是为什么建立教育智库的原因。

    教育智库与传统政策研究体制最大的区别是,教育研究越来越显示出"体制内"的研究向"体制外"的研究转移,融合第三方进入教育领域,跳出教育去研究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体制内研究"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

    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就是一种"教育智库"形式。这个课题是由体制外《管理观察》杂志社主持,高教司立项、政府支持,与广大高校一起共同研究。这种教育政策研究新体制和新机制虽说是一种尝试,但它已显示巨大的潜力和活力。

    记者:中国管理智库是个什么样的研究机构呢?它又和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研究课题有怎样的关系?

    李树林:长期以来,管理智库为中央国家领导人和政府提供政策研究成果,起到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近20年来,一直关注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的发展问题,对我国教育政策研究是有基础、有准备、有能力的。

    中国管理智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与高校合作推进管理教育本土化,到现在已有近20年了。中国管理智库现已发展为拥有研究、传媒、顾问和基地为一体的新型知识战略联盟。组织结构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管理观察杂志社、北京软知本管理产业顾问公司和管理实验区100家案例企业及170所实验高校等实体组成的知识联合体。

    记者:中国管理智库能为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做些什么呢?

    李树林:对中国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管理智库主要能做到以下几方面的促进工作:

    首先,是要梳理打造教育大国和迈向教育强国新思维。中国迈向教育强国差什么?首先差在思想观念上。为此,我们要树立以下新思维: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立体思维;建立创办特色院校竞争力的思维;建立开发和提升高校软实力的思维;建立管理出人才和效益的思维。

    其次,是要加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与各高校紧密结合,把重点放在促进特色院校发展上来。作为模式研究,从整体上来看,既有宏观研究也有微观研究。当前是宏观上研究过快,各地特色院校专题和案例研究滞后。课题研究要改变微观研究滞后的局面,把课题研究中心下移,认真做好"质量工程"、"特色院校访研"专项课题申报工作,做好各高校课题的开题工作。

    再次,是要推动管理教学本土化案例实验室建设。充分利用"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国家项目知识库资源。大力推广"政研企"和"校企研"知识联盟新模式,在原来170所实验室建设基础上,近两年内再建设100家本土化案例实验室,做好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

    同时,还要为高校提供管理顾问项目和特色院校推介宣传。进入大众教育,有许多发展中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特别是对那些成长型的院校,针对发展需要的问题进行专题的管理顾问立项研究。管理智库应发挥政治、知识和社会资源方面的优势,为赶超的院校、成长中的高校搭建企业之桥、政府之桥、产业之桥与科研单位之桥,最大化地整合现有的资源。把教育新政领导、高校品牌建设、文化建设列入访研计划,扩大高校品牌推介,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全国高校管理论文评选活动和成果发布工作。

    记者:那么,中国管理本土化又该怎样更好地走向国际舞台?

    李树林: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管理智库领导人就提出,管理科学工作者要向地质工作者学习;管理科学工作者应当立足中国国情,从事实、数据、样本入手开展科学实验,总结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理论。正是这一创新的火花,由此转化为管理案例博物馆的诞生。这一博物馆记录着我国经济转型28年来,我国政研企业各界有识之士,开创管理本土化中国道路的奋斗史;它也记录着我国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工作者立足现实,面向世界、奉献科学、践行软知本文化所展示的历史画卷和发生的一个又一个不被人知的感人故事;这些保留下来的珍贵文献也是独家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一页。

    翻开管理本土化28年的史册,从大庆油田调研到全国10大案例企业的研究;从管理兴企计划的制定到中国企业本土化品牌的诞生;从管理本土化概念的提出到中国管理走向国际,每一页都是闪烁着中国管理创造的光辉。

    28年来,我们三次主持国家重点研究项目。1992年承担和主持国家科委"中国十大企业科技进步案例研究";2003年承担和主持科技部"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研究";2008年承担和主持教育部高教司"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上百家政研企单位,近万名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联合攻关,完成并取得了一批国家级软科学和管理科学研究新成果。

    28年来,我们在管理兴企、管理兴教、强国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成绩,但是我们取得的最宝贵的财富还是管理本土化思想。管理本土化思想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企业和高校的创造。一句话,管理本土化源于历史,但它又决定和推动中国管理未来的进程。

    采访后记:世界需要中国管理本土化,中国管理本土化需要国际舞台。为了中国管理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李树林教授领导的团队为之奋斗了近30年,2009年11月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云盖拉总干事、梁丹女士、赵永利主任和张炜处长分别会见了管理智库领导人李树林教授,从此使中国管理本土化翻开了新的一页。

重要参考文章

·中国管理智库介绍

·CMTT光辉历程

·回眸《管理观察》改革发展35年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什么?做什么?

·习主席战略思想是第三世界发展新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07年修订)

·中化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厉以宁:信息重组是当前企业创新的关键